Cloud Logo                   回首頁
出磺坑石油博物館
地理位置:
苗栗縣公館鄉開磺村

交通資訊:
中山高苗栗交流道下轉台7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東行出磺坑閘道下或走台6線東行出磺坑站即到

景點介紹:
 

出礦坑

戴春香

出礦坑,坐落於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以前稱作"硫礦窟"後稱礦窟,那是台灣石油開採的發祥地,也是最著名天然汽油產地.早在清嘉慶22(西元1817),吳琳芳偶於後龍溪水面發現油花,漂浮水面其味道很臭,但每日申酉二時可撈起,提煉作為石油,可見石油的發現與取用的年代相當早.

相傳在清朝咸豐年間[1861]有一位叫邱苟的人,在後龍溪中游牛鬥口南岸約在今出礦坑礦場入口吊橋南端發現油苗可稱為礦苗於是挖掘了一口深約三尺多油井,邱苟所掘的油井就是台灣第一口.

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來到苗栗礦油局,由統領林朝棟主其事曾開掘五井,最深的有120公尺.

溯自日明治28(西元1895)至明國34(西元1945),日本治台50年間,在出礦坑,一共鑽探99口井,99口井中鑚鑿成功的生產油氣有78口井,

總產原油18萬公秉,天然氣4600餘萬立方公尺,天然氣油井有2100餘萬公秉,產量可說相當龐大.

民國34(西元1945),2次大戰後經濟部接管油礦,次年6月改組,成立中國石油有限公司,台灣油礦探勘處,具有生產能力,中國石油公司接受初期,

出礦坑形同廢礦,在全礦工作人員通力合作之下,克服種種困難,慘澹經營,油氣產量才略見提升.

一直到民國50年代,經地質工程人員的虛心勘查下,和鑽探出礦坑開始深成開發,民國50(西元1961),106號井,民國52(西元1963)107號井,民國59(西元1970)109號井,先後鑽探成功,所生產之天然氣約佔全台灣區產量的45%左右.

出礦坑礦區深部生產之天然氣中含有40%的二氧化碳熱值偏低,為因應市場需要,必須除去天然氣中的二氧化碳,該場特於民國66(西元1977)3月在原開礦國小操場興建了二氧化碳脫除場,場地佔地約3,民國683月試車成功開始運轉.

民國7061為紀念中國石油公司成立35周年,在礦場內設立油礦探堪總處,油礦探勘陳列館,將台灣過去百年來石油開發維護及設備收集在一起,分門別類,陳列在5個展示館,及部分露天成列於場外,該成列館復於79年重新改造落成啟用

從邱苟開發第一口油井起經100多年來,出礦坑在台灣能源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可說歷盡滄桑,不過今後可說永遠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中國石油公司採油的井,乾林立通往龍船山至上會社依照山勢建造了鋼纜吊車,到了晚上纜車軌道的兩旁,燈火齊明,出礦坑有如萬家燈火,

中國石油公司台灣油礦探勘總處館內設有各種文獻及探查設備完善的多媒體簡報室,為台灣油礦的歷史做見證.


附註:
 



回上一頁